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体育新闻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向你走来
发布日期:2014/4/5 8:45:07   点击数:550次
 

  如果你是个体育迷,对小区周围体育场馆的“家底”是否了解?如果你的爱好比较有个性或者“高大上”,比如高尔夫、壁球、地掷球,你所生活的社区乃至城市到底有几个场馆能够让你过把瘾?到了陌生的城市,能否顺利找到锻炼场所……

  2014年1月1日,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省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正式启动。待到普查结束,体育迷关心的这些话题都将有明确的答案。当然,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为什么要进行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育场馆是“硬指标”

  事实上,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分别于1974、1983、1988、1996和2003年开展了5次体育场地普查,为各级政府实施宏观决策和行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所进行的重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的全面和专项调查,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没有体育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体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基本现代化。体育场地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其数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直接体现着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江苏的体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跨越式发展,以承办第十届全运会、迎接北京奥运会以及南京市筹(举)办青奥会、亚青会为契机,我省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五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13个省辖市全部建成功能齐全的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90%以上参加考核的县(市、区)建成“新四个一”工程,绝大多数乡镇(街道)建有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村村有体育场地”的目标,全省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居全国前列。数量众多、质量领先的体育场地在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全民健身、服务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场地设施面积指标被纳入我省“两个率先”指标体系,成为衡量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这样的关键性的节点上,盘点一下江苏体育场馆的“家底”,一方面有利于客观反映十年来我省体育场地建设全貌,展示体育事业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成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完善国民经济统计调查体系以及“两个率先”指标体系,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全面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和参考依据。

    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不了解“家底”怎么行

  体育场地是体育事业最大的“家底”,是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载体、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重要基础、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我省一直将体育场地建设作为推动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体育强省的重要内容和先导性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现阶段,通过开展体育场地普查,全面搜集体育场地在建设、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底数”,了解掌握体育场地发展变化特点和趋势,不仅可以摸清体育事业的主要“家业”,为制定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重要依据;还能为深化体育改革、促进体育转型提供基础支撑;同时,也可为各级体育部门对体育场地建设和使用实施宏观管理提供决策参考。特别是,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近期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这次场地普查专门设计了大型体育场馆统计表,要求采集大型体育场馆数量、分布、对外开放、运营管理等基础数据,将为有针对性制定我省配套政策措施,全面提升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有效支撑。

    摸清江苏场馆家底,还靠各界鼎力支援

  摸清“家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目前距离2003年第五次场地普查已有十年,跨越“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3个周期。这十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体育事业不断进步的时期,也是体育场地建设如火如荼的时期,体育场地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实际来看,我省体育场地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数量多。根据第五次场地普查数据,我省共有体育场地40743个。据初步估算,现有体育场地数量将会翻倍甚至更多。二是类型杂。本次普查涉及的场地类型共有84种,既有体育馆、场,也包含健身路径和步道,涉及各类体育项目,类型非常庞杂。三是分布散。除了体育系统兴建的大量场地外,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建设的场地数量也不在少数,且分散于省、市、县(市、区)、镇村甚至是居民社区。本次普查与以往历届相比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工作量更大,因此,要想做好普查工作,除了普查队伍要精干、业务培训精益求精、数据质量控制到位外,更重要的是强调依法普查和普查资料的保密性,切实打消普查对象的顾虑,让社会各界知晓普查,更能理解普查、支持普查。

  根据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普查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按计划推进,普查拟分筹备、布置、实施、总结、和课题研究及数据开发共五个阶段进行。

  2013年12月4日下午,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南京召开,标志着该项工作已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旅游局成立了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由省体育局局长殷宝林任组长,各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负责场地普查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指导督促。同时,设立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下设宣传组、综合组、业务组及课题组四个工作组,负责普查工作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各市体育局在会后第一时间贯彻了会议精神,并马上投入到本地区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研究部署当中。

  在省市县各级普查办人员的认真工作和艰辛努力下,目前我省已圆满完成了布置培训阶段的既定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了省、市、县三级普查业务培训工作。截止2月底,全省各市共举行31次市级培训,培训体育、教育普查员3510人次,省六普办集中对南京、苏州、南通、常州、张家港等部分市县级培训工作进行了现场检查和督导。3月11日,省六普办召开了省本级相关直属单位的六普工作推进会。

    目前我省的体育场馆普查工作已经进入实施阶段(2014.3—2014.7),主要工作是全面开展摸底踩点、实地丈量登记,数据录入、汇总和审核以及抽查和验收等。

 

(转载:王宁晨  来源:江苏体育网

 
最新图文
龙江动态
咨询热线
 
 
南京市龙江体育馆 地址:南京市龙园西路58号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