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青年纪录 蒋惠花夺金太轻松
昨天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重场上,16岁小将蒋惠花继承了前辈们的传统,轻松将该枚金牌揽入怀中。
蒋惠花夺冠到底有多轻松?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在首先进行的抓举比赛中,蒋惠花的开把重量就是80公斤,最终举起了88公斤的杠铃,而抓举排名第二的拉脱维亚选手瑞贝卡的成绩只有75公斤,还不及蒋惠花的第一把重量;挺举比赛情况类似,蒋惠花在举起开把90公斤时,就已经锁定了这枚金牌。当然,蒋惠花并不满足简单夺金,她最终举起了105公斤,打破了世界青年纪录。在总成绩上,蒋惠花比夺得银牌的朝鲜选手多出了28公斤。
亚青也是首金 广西小花偏爱南京
昨天蒋惠花的这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本届青奥会的首枚金牌,因此格外引人瞩目。巧合的是,1年前同样在南京,当时15岁的蒋惠花,以抓举83公斤、挺举100公斤、总成绩183公斤轻松拿到了亚青会的首枚金牌。
对于两次夺得首金,这位16岁的广西小花连称“幸运”,她表示:“今天整体感觉还不错,第一次获得青奥会冠军也很开心、激动,就是抓举失误的环节稍微有点遗憾。但我知道试举85公斤失败仅仅是大意,所以第三次试举仍然敢冲击88公斤。关于是不是首金,我和教练赛前并没有考虑,两次大赛的首金纯粹是运气吧,所以挺开心。”
对于两次创造首金的福地南京,蒋惠花充满了好感。“南京很漂亮,这次青奥会来感觉比1年前亚青会时感觉更好了。举重馆周边的环境很好,就连空气也不错。”
这个16岁的小姑娘除了平时的训练外,最大的爱好是唱歌,她告诉记者,她的偶像是陈楚生。至于体育界的偶像,她则表示是陆永,陆永是08年北京奥运会的85公斤级举重冠军,“一方面,他也是广西人,是我的老乡。另外,他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要学习的。”
蒋惠花不知爸妈来观战
当蒋惠花登上领奖台时,举重馆里,最幸福最激动的人,或许应该算蒋团斌夫妇,一对来自偏僻瑶乡的纯朴农民夫妻。
蒋惠花的父母是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矮石桥村村民,这对很少出远门的夫妇,是被中国举重队的赞助商在比赛前一晚悄悄接到南京的。为了不影响参赛心态,事先并没有告诉蒋惠花。直到比赛结束后,在按规定接受过记者采访后,蒋惠花的父母才被当作一份“惊喜”送到蒋惠花面前。
见到父母的那一刻,蒋惠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随后就落下了激动的热泪,与父母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蒋惠花告诉记者,比赛时自己有点紧张,都没敢往看台看,根本不知道父母来现场看比赛。“他们能来,实在是太高兴太高兴了。”
面对记者,蒋惠花的父母有些紧张,连连说:“我们嘴巴笨,不知道说什么。”
但面对来自家乡的记者,这对纯朴的夫妇还是难得地说了几句。蒋惠花的父亲蒋团斌说,当初女儿练举重时,并没有想到女儿会出成绩,“她自己想练,我们就不反对。”
现场特写
蒋惠花夺冠后 一家人相拥落泪
赛后在混合采访区,蒋惠花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几位工作人员把蒋惠花的父母带到了现场,父母的出现当时就让蒋惠花落下热泪,全家人紧紧相拥在一起,让现场所有人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情。
蒋惠花的父母皮肤黝黑,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尽管普通话不太好,不过夫妻俩还是向在场媒体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和感激之情。蒋爸爸告诉记者,他和爱人都是农民,现在在建筑工地打工,没有读过书,因此不知道跟记者们说些什么,但从他们质朴的话语中,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此刻以女儿为骄傲。“和惠花1年才能见一次,现在距离上次和她见面已经过去半年了,这次来南京看看她,顺便给她带些她爱吃的腌酸菜。”蒋爸爸笑着说。
蒋妈妈说蒋惠花从10岁开始练习举重,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力气非常大”,蒋妈妈说当时自己根本不知道举重是什么,只是抱着让女儿去锻炼身体的目的去训练,没有想到的是她和丈夫的决定促成了青奥会首金花落蒋家。
(摘编:尹宾 许荟欣 熊晓芹 李莹 来源:扬子晚报) |